1957年11月2日,毛主席在赫鲁晓夫的邀请下,带领中国代表团前往莫斯科,参加十月革命四十周年纪念活动以及64个国家的共产党与工人党代表会议。文章中提到,这一天,毛主席和宋庆龄、邓小平等人从图-104型飞机步出机舱时,迎接他们的是苏联党政主要领导人赫鲁晓夫、布尔加宁、伏罗希洛夫等人,站在寒风中等待。
原本,赫鲁晓夫安排了200万苏联民众在机场夹道欢迎中国党政代表团的到来,但毛主席得知这一消息后,立即提出反对。毛主席认为,这种大规模的欢迎活动既浪费民众的时间,又浪费资金,他明确表示:“这种场面太过奢华,不应该浪费民力和财力,最多让300人来欢迎我们就好。”赫鲁晓夫听从了毛主席的意见,最终取消了繁琐的仪式,决定让欢迎活动保持简朴。
尽管如此,苏联方面依然在寒冷的冬风中早早站好了位置,迎接毛主席的规格和礼遇依然是无可挑剔的。为了表达对中国的敬意,苏联军乐队特意奏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。毛主席在接机的场面中发表了一段简短的即兴讲话,虽然言辞简单,却赢得了在场苏联民众的雷鸣般掌声。
赫鲁晓夫还特意安排毛主席下榻的地方是俄国沙皇曾经的宫殿。途中,赫鲁晓夫和毛主席一同乘车驶向宫殿,脸上始终挂着笑容,兴致勃勃地对毛主席说:“尊敬的毛泽东同志,能够在莫斯科见到您,我感到非常开心,我们政治局的每一位同志也都感到非常高兴……” 毛主席微笑着回应:“我也很高兴能来到莫斯科,尤其是在冬天。”
展开剩余66%赫鲁晓夫随后饶有兴趣地问:“莫斯科的冬天对您有特别的吸引力吗?” 毛主席缓缓地垂下眼皮,淡然答道:“我第一次来莫斯科时也是冬天,所以这次是来重温旧地。”赫鲁晓夫听后露出了高兴的神情,话语中充满自豪地说:“我曾读过您的诗《沁园春·雪》,我知道您喜欢雪,我也非常喜欢雪,莫斯科的雪可美极了……”
在车行过程中,赫鲁晓夫如数家珍地介绍着莫斯科的名胜古迹,特别是克里姆林宫的壮丽景象。车子驶入克里姆林宫时,毛主席目光投向车窗外,看着那座金碧辉煌的宫殿,神情严肃,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。赫鲁晓夫依然在耳边滔滔不绝,毛主席却没有做出回应,保持沉默。
车停下后,跟随毛主席的翻译阎明复悄声问道:“主席,刚才在车里,您为什么完全不理会赫鲁晓夫呢?”毛主席轻叹一声,缓缓回答:“我在想斯大林……” 毛主席对斯大林的情感十分复杂。尽管两人之间有过不少争论和冲突,但毛主席始终认为,斯大林是与列宁一样伟大的领袖。
在老覃前天发布的《1957年,苏联发生“未遂政变”,毛主席吟诗叹息:子孙多以百城降》一文中也提到,毛主席引用了王安石的诗句:“霸主孤身取二江,子孙多以百城降”,他把列宁和斯大林视为“孤身取二江”的“霸主”,而将赫鲁晓夫视作那些不孝的子孙,甘愿投降的软弱之辈。
在莫斯科安顿下来后的几天,11月5日,毛主席和中国代表团前往红场拜谒列宁墓。当毛主席肃然站在列宁墓前,脱下礼帽时,雪花纷飞,轻轻飘落在他头顶。他站得笔直,久久不动,一言不发。红场周围很快聚集了成千上万的苏联民众,气氛肃穆、庄重,所有人都默默注视着毛主席。突然,一声用蹩脚中文喊出的口号打破了安静:“斯大林——毛泽东!”那一口号仿佛带着无尽的回忆,将毛主席带回了当年初次访问苏联时的情景,那时,苏联民众同样用这样的口号表达对毛主席的热烈欢迎。
毛主席回过头来,看着围观的苏联群众,眼中带着深邃的思考。这时,负责警卫的苏联人员注意到这一情形,迅速上前将毛主席保护起来,急忙带着他离开了红场。
发布于:天津市盛达优配app-配资股公司官网-配资之家-在线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